編者按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,江蘇省委表彰一批全省優秀共產黨員、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,我省教育系統中,南京市拉薩路小學校長嚴瑾等受到表彰。為激勵全省黨員師生守初心、擔使命,本報本期刊發他們的典型事跡。
周仁甫,響水縣原周集中學校長,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
■本報記者 任素梅 通訊員 高磊
他曾定下“986”人生目標:有生之年宣傳革命先烈事跡9986場,行走全國866個市、縣(區),吸引聽眾680萬人次。如今,這個目標已經超越。他自編教材、自制教具,撰寫40多萬字講稿,走進相關縣、市(區)機關、學校、團體和駐地部隊宣講紅色故事;先后捐出積蓄42萬元,用于災區重建、博愛助學、修路鋪橋等公益事業……一組組數據,詮釋了97歲老人周仁甫的執著一生。
周仁甫是響水縣張集中心社區華余村人。1940年,只有16歲的他,立志報國,投身革命,先后參加大小戰役10余次。1943年10月,周仁甫加入中國共產黨,從此決心一輩子聽黨話、跟黨走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。
1946年,周仁甫從部隊轉業到響水,先后擔任4所中學校長和副校長等。工作期間,他在學校設立獎學金,為特困生捐款,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。1981年退休后,他主動申請到響水多所學校義務種草、養花,一干就是十多年。他還自費在學校建起“愛黨亭”“愛國亭”“愛軍亭”“再思亭”等10座亭子,并將自己收藏的近2000冊各類圖書整理出來,創辦“好人圖書館”。
對教育很慷慨的周仁甫對自己卻很“苛刻”,多年來,他外出騎一輛破舊自行車,煮飯仍用幾十年前的炒鍋,衣服破了補了一層又一層。
“托黨的福,如今我豐衣足食、生活幸福,我應該向黨表示一點心意。”1995年7月,周仁甫將當年工資改革一次性補發的1008元,以特殊黨費的形式悉數交給了黨組織。之后,他多次交納特殊黨費。今年3月,老人再次交納特殊黨費1萬元,并自費定制1萬只碗,上面攜刻著“中國共產黨100周年志慶”贈送給全縣黨員和駐地部隊官兵。
周仁甫用自己的一生踐行入黨誓言,他的義舉感動了許許多多人。這些年來,他陸續受到各級各類表彰,先后獲得了“全國模范退役軍人”“中國好人”“江蘇省十大新聞人物”“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”“江蘇省道德模范”“鹽城市新時期紅色宣傳員”等榮譽稱號。 今年,周仁甫又在自己家里開設了“初心學堂”,通過快問快答、敲鑼說唱的形式,讓黨史學習教育在基層“活”起來。
“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”,這是周仁甫的口頭禪。如今,老人還有3個夢想:捐贈遺體,服務科學;百歲生日時,再交一次特殊黨費;出版個人文集《落霞滿天》,然后高唱《唱支山歌給黨聽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