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蘇教育新聞網訊(通訊員 張詩佳 陳婷)“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?”“如何判斷是否是食物中毒?”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,暑假期間,江南大學“食品安全進社區”團隊先后走進無錫市漁港社區、湖濱苑社區、隱秀苑社區等14個社區開展食品安全宣講,用知識守護百姓的餐桌安全。
圍繞“夏季食物中毒”主題,宣講團成員針對老百姓普遍關心的“食物放進冰箱是否安全”“食物中毒的判斷方法”“食物中毒家庭急救措施”等問題,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給居民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,幫助居民們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識,注重飲食健康。團隊還進行了“日常防疫飲食安全”主題宣講,為居民科普“拒食野味”的重要性,提倡分餐制,倡導大家從飲食安全抓起,共同為新冠肺炎疫情助力。
食品學院還聯合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3家單位共同開展“食品安全、黨史走進社區、小個專‘百場萬人’宣講活動”。7月20日,團隊走進隱秀苑社區,在結束食品安全知識講解后,團隊成員為現場的小朋友們介紹了建黨百年以來的中國油脂學人,將黨史學習教育和食品學科相結合,豐富了黨史學習教育內容。7月22日,團隊成員在富潤社區講解“過敏食品”“保健食品”相關知識,隨后開設了“弘揚抗戰精神 牢記時代使命”微黨課,結合黨史理論打造面向大眾的、具有食品特色的志愿服務。
(江南大學食品學院)